文化˙環境˙創意—後山生活美學
本週六10月8號下午1點半即將在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文化電影院舉辦花東藝術家之創作與美感經驗講座,主講人是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長林永發教授。這次林館長要講的主題是文化˙環境˙創意—後山生活美學。
後山生活美學是由人本、文化、媒材及環境所組成,它的特質包含了陽光、自然、儉樸、活力及人性,東部地區有其文化和地域的特殊性,在自然環境和人文方面都有別於西部的環境,藝術的表現亦有其獨特的風格。林館長表示,不同的土壤適合不同種子的成長,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創作,藝術離不開創作者生命情調的展現,創作風格也必然受在地文化的制約。在台東,原住民大量取用漂流木,卑南溪引來的中央山脈漂流木,成為創作者的材料,尤其年輕原創者更運用其背景經驗將漂流木與玻璃、金屬、石頭等材質結合來創作。此點與花蓮大量石雕有很大不同。
藝術創作離不開客體的自然與主體生命的遇合。兩者關係融合得越綿密其產生的感動力、張力也越大。所以西哲培根說:「人和自然相乘才等於藝術。」藝術創作雖是個人情感經驗主觀的表現,但亦離不開文化場域大環境氛圍的影響。
希望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一同來聆聽參與討論。